老洪港风景区绿廊在南通开发区“三区两纵三横”的城市生态绿化布局及打造“适合人居”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建设中,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老洪港湿地公园是老洪港风景区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,理应成为融通城市南北、沿江生态绿肺布局的核心。
开发区1800亩的老洪港湿地公园于2019年9月初建完成。园内形成了3000米环公园彩色沥青自行车道,11座大小岛屿、近2公里木栈道和3座木栈桥,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生态景观布局。建成半年来,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。如何打造成精品休闲乐园,结合森林公园定位,提出以下思考。
一、打造精品与森林公园定位相匹配
(一)建设规模需进一步扩大。现在的建成园区规模太小,只能作为小范围湿地,要想成为森林公园的精品部分,必须进一步扩大范围,提升公园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。公园迅速向东延伸形成规模,按设计要求加大投入,向东拓展至东方大道,形成万亩绿林,自然氧吧。
(二)结合已建成的“两湖”及周边园区,打造南通娱乐休闲名片。全力打造特色景点,结合应急水源1500亩的云湖和250亩的星湖,1200亩的世外桃园休闲农庄和250亩临江种植园名田仙境,200亩的竹海公园,形成于一体的度假休闲场所。
二、打造精品注重对园内基础设施升级改造
(一)淤浅河沟需清理和疏浚。原定位于老洪港湿地,园内河沟狭窄淤浅,河沟内种植水草及其他杂草丛生,严重阻碍水体流通,致水体苔藓旺长,水质恶化,随着水温升高,水质黑臭。建议:对园内河沟升级改造,扩宽浚深,提升清淤工艺,减少塌方和水土流失,清除黑臭淤泥杂物,使河水循环畅通自如,活水不腐,保持水流畅通,保证水质清净。
(二)腐损木栈道需修复或改造。园内木栈道长近2公里,木质桥梁3座。由于所用木材不防腐,这些木质栈道和桥梁经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及地汽的腐蚀,已经腐朽损坏,铁钉翘起外露。有的围栏坐凳损坏缺落,有的木板缺损,有的地空塌陷,易致行人崴脚摔落。建议:①尽快对腐损的木栈道和桥梁进行修复;②提档升级,将所有的木质栈道改为水泥石板或塑胶类走道,经得起日晒雨淋,便于管护,避免安全事故。③将3座木桥加固,将桥桩增添或改成水泥桩防腐。
(三)停摆的水闸需修复。园内水位的保持主要靠东西两座水闸。现在西水闸无电或损坏已不起作用,东闸勉强可用,但因两闸口进出水河道严重淤浅,使得园内进排水作用几近失效,水闸形同虚设。建议:尽快修复两闸,疏通进水河道,使其发挥园内水体调节作用。
(四)园内需通电。园区内无电,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生产。建议:增加水电设施投入,使公厕及路旁景观有照明,水闸通电修复使用,并提升管理档次。
(五)园内土壤需改良。现阶段管理的湿地公园范围基本都是沙质土,而且沙层较厚,不保水,难固肥,无腐植物,没有养分,种植的绿化苗木难以成活生长。建议:加大资金投入,不断改良培土,广施有机肥料,使土质适合树木草被的生长,减少枯死率。
(六)园内空地需补植绿化。园内土地因土质差,不保水,不固肥,已栽种的绿化苗木枯死较多,有的地方种植的草被都长不起来,空旷地面积较大。建议: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,增种草本、木本类景观植物,增加树木草被密度,增加绿化层次,增加特色景观,形成良好森林气候,真正成为市民休闲的理想“氧吧”。
老洪港湿地公园的前景非常美好。随着湿地公园升级为森林公园,标准提高、要求提升,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管理水平再上台阶,一个精致美妙的老洪港森林公园就在眼前。集游客服务中心、艺术湿地、荷花水境、芦影松林、湿养密林、竹海公园、沙地拓展、百果林、湖心岛、渔家乐、生态餐厅、户外拓展于一体的老洪港森林公园,将是“湖清水秀老洪港,画意诗情仙鹤乡”的真实写照。